1、成果的特色
成果坚持党建引领,产学研融合,打造以院士领衔、领军人才担纲、中青骨干奋进的师资团队,构建西北地区农业机械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地、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、科研服务和成果转化高地、党建工作示范区,为兵团现代农业发展服务,特色鲜明。
2、成果的创新之处
(1)理念创新:精神铸魂,建成了一支扎根边疆、乐于奉献的高水平农机教师队伍
综合利用宣传载体,多层次构建宣传阵地,宣传先进事迹,厚植兵团红色基因,大力弘扬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、艰苦创业、锐意进取”的兵团精神与“艰苦奋斗、自强不息、扎根边疆、甘于奉献”的胡杨精神,铸牢教师的理想信念之魂。在兵团老一辈农机人的精神引领下,引育并举,建成一支扎根边疆,乐于奉献的高水平农机师资队伍,为边疆农机化事业贡献力量。
(2)模式创新:创新“党建+”工作模式,打造了“产学研”融合的党建工作品牌
针对党建与核心业务双融双促的热点问题,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创新“党建+”工作模式,以党建为龙头,推动党建与学科建设、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、社会服务相融相促,推动党建向生产一线、教学一线、科研一线延伸,打造“党建铸魂,产学研融合”党建品牌,引领“产学研”有机融合,践行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使命。
(3)机制创新:立足兵团“大农业、大农机”区域特色,构筑了区域农机装备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高地
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,坚持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,创新“需求牵引担任务、科研创新重转化、夯实基础建平台、协同融合尚育人”的育才机制,开展兵团产业发展亟需破解重大科技难题的研究,搭建科研平台,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,推动产学研有机融合,提升教师教学、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,构筑了区域农机装备科技服务高地。
以学科建设为龙头,以培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导向,明确“区域经济社会人才多样化”需求,构建农机类类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,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机制,科研、教学、生产三位一体、协调发展,为兵团高层次农机类人才培养奠定基础,为推动兵团农业机械化、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