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,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;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:360、QQ、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,或者使用谷歌、火狐等浏览器。

下载Firefox

招生计划

首页  招生就业  招生计划

教授谈专业—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

日期:2020-07-21


田敏,男,博士,教授,汉族。主要从事物联网与无线通信应用研究,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主编5部国家出版教材,参编5部,多次主持或参加兵团、国家和校级课题,其中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,获兵团科技进步3等奖一项。

专业情况

1)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况

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、信息技术、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。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,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、开发、应用和集成。专业于2003年设置,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。目前,该系现有教师10人,其中,教授1人,副教授3人,讲师6人;下设两个教研室:通信与信号处理、嵌入式系统应用。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,在读博士2人;石河子大学“3152”青年骨干教师3人。拥有校级精品课程1门、一类课程2门,在校生270余人。

经过多年的发展,电子信息工程系在物联网、嵌入式系统应用、等研究方向初步形成特色,具有电子信息专业硕士-电子与通信工程方向硕士点一个。承担了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5项国家级项目,出版学术专著12部,获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登记20余项。

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,学生参加“互联网+”大赛获奖6项、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奖16余项、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获奖50余项、VEX机器人亚洲公开赛获奖2项,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2%以上,就业质量好。

2)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内涵

本专业以工程设计为导向,以能力培养为核心,以项目教学为载体,强化知识创新和基本技能应用,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、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,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、学习能力、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,促进学生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协调发展,形成电子信息技术、嵌入式系统应用两个专业方向。

3)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

以数学、物理和信息论为基础,以电子、信息及与之相关的元器件、电子与通信系统、嵌入式与信息网络为研究对象,基础理论完备、专业内涵丰富、应用领域广泛。

4)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、特色课程

核心课程:电路(一)、信号与系统、电磁场与电磁波、数字电子技术、模拟电子技术、高频电子线路、数字信号处理、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、通信原理。

特色课程:数字图像处理、物联网、嵌入式系统设计。

5)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能力素质

本专业坚持“以兵团精神育人,为维稳戍边服务”的办学特色,着眼于国家及边疆地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,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、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达到国家规定大学生体质合格健康标准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具有良好的人文与职业素养,高尚的工程职业道德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,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、系统的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理论、熟练的软硬件开发基本技能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、沟通能力、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,能在电子信息、通信、物联网等应用领域,从事软硬件系统的设计、开发、集成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6)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,可能遇到的困难

本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,因此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时可能会感觉学习负荷较大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体系涵盖4大知识领域:包括电路与电子学知识领域、信号系统与控制知识领域、计算机知识领域、电磁场知识领域,专业涵盖的知识领域广泛,易广难精。因此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多加思考,在打好扎实的数学、物理等基础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找好发展方向,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所侧重,多参加相关方向的实践,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针对特定领域有所精进。

7)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,需要通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

在当前信息社会,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,包括文化娱乐、办公学习、科学研究、工农业生产、国防、教育、环境保护、医疗卫生、交通运输、通信、宇宙探索等。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,而且薪金很高。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、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。比如,做电子工程师,设计开发一些电子、通信器件;做软件工程师,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;做项目主管,策划一些大的系统,这对经验、知识要求很高;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,从事科研工作等。

8)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去向

近年主要就业企业: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、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国民用航空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、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。

2020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升学7人,考入双一流高校占85.71%,主要升学高校有四川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、中山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大学。